《中国军转民》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论点摘编·

 
来源:中国军转民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2
 
马寅卯在《国外理论动态》2020年第2期撰文指出,当代俄罗斯哲学呈现出诸多与苏联时期不同的特点,对有代表性的当代俄罗斯哲学家关于俄罗斯哲学现状的论述进行总结和梳理尤为重要。第一,俄罗斯哲学生活的变化。哲学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不仅体现为哲学著作和哲学期刊的数量急剧增长,也体现为高等学校哲学系的数量大幅增加;哲学研究的主题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哲学立场和观点多元化。第二,当代俄罗斯哲学的成就。俄罗斯的哲学史专家们在翻译和评论当代西方学者的著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俄罗斯的哲学语言,并在事实上改变了当今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状况;对东方哲学的研究也取得显著成就,这个领域的研究明显带有一种宗教研究、反西方中心主义和比较研究的色彩;对人类生存所面临的迫切问题的关切和思考;对1960—1980年代已经开始研究的问题的延续、发展、补充和丰富。第三,当代俄罗斯哲学的特征。当代俄罗斯哲学表现出一种整合的意向和特征,试图把那些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已经难以调和的流派综合在一起并调和起来,如与神秘主义相关并鼓吹俄罗斯独特性的宗教哲学和面向西欧理性主义的科学哲学。第四,当代俄罗斯哲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表现在哲学与生活的脱离、本土传统与西方哲学的关系、俄语在实际中对俄罗斯哲学的影响和限制等方面。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将决定俄罗斯哲学的未来趋向。 李亚洲在《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1期撰文指出,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的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哈萨克斯坦社会党主导时期、哈萨克斯坦共产党主导时期、哈萨克斯坦共产主义人民党主导时期。目前,哈萨克斯坦社会党和哈萨克斯坦共产党已经先后从哈萨克斯坦政治舞台上消失,哈萨克斯坦共产主义人民党逐渐成长为哈萨克斯坦乃至整个中亚地区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社会主义政党。哈萨克斯坦社会主义运动带给我们具有启示意义的观点和结论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共产党更改党的名称和性质会给党带来灾难性后果;共产党的权力必须掌握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领导者手中;把握好坚持原则与策略灵活之间的合理尺度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本前提。展望前景,哈共人民党今后的发展进程也不会一帆风顺。因此,以哈共人民党为主体的哈萨克斯坦共产党人只有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继续采取灵活务实的斗争策略,才能争取到越来越多的民众支持,从而为哈萨克斯坦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郑雪平、雷磊、鲁炜中在《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0年第2期撰文指出,俄罗斯国防工业改革正在在实现“军民融合”。第一,俄罗斯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渊源。在二战后与苏联解体前夕,苏联曾历经了两次自上而下式的“军转民”:二战后为了实现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过渡,苏联在统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推动大量工业部门由军品生产转向民品生产;解体前夕苏联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军转民”运动,且以1988年开始执行单方面缩减军事生产的激进计划、1989年正式确定国防工业大规模转轨计划以及1990年出台《1995年前国防工业转轨及国防企业民品生产发展国家计划》为主要标志。第二,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军转民”的发展历程与特点。1992—1999年期间,俄罗斯“军转民”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休克式”军转民阶段“渐进式”调整阶段、国防工业综合体重组阶段。第三,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军民融合。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改革国防工业管理体制和组建军民融合协调机构、国防工业综合体改组改制、多口径拓宽融资渠道、借力国防工业创新发展战略和搭建统一信息系统平台。第四,俄罗斯军民融合发展成效及对我国的启示。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军工企业“军转民”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可谓失败。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政府将“军转民”转向军工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开启了军民融合深入一体化发展的新征程。我国应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工作,应构建军民融合多元化投融资支持体系、以科技创新助推军民融合园区高质量发展、建立权威的、高效集成的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 谢尔盖·比留科夫在《俄罗斯研究》2020年第2期撰文指出,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在当代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版图上,在族际关系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区。巴什基尔人不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保住了自身的“民族主体”地位,也一直持守着自身的族群认同。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政治上的特权(2000年以后,其“特殊地位”受到了联邦中央的有效约束),也在制度层面保障着巴什基尔人的地位。在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形成了一个有凝聚力的政治和经济精英群体。这个群体愿意执行俄罗斯联邦中央的政策,同时利用各种关系网络对联邦权力机构施以影响,维护地方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俄联邦中央也不打算实质性地更换这个精英群体,以此来交换他们对中央领导权的忠诚。从伏尔加联邦区的范围来看,由于巴什科尔托斯坦自拉希莫夫以来就一直有很强大的游说中央的能力,以及从苏联时期继承下来的高度发达的工业、农业和科研实力,有理由认为,该共和国是伏尔加联邦区内最有影响的领先地区之一。在综合实力上,仅次于其“兄弟邻居”兼竞争对手——鞑靼斯坦共和国。与此同时,在1990—2000年间,为了确保共和国内部的精英利益和社会稳定,巴什科尔托斯坦错过了对经济进行结构性、实质性改革的机会,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目前,该共和国的总体经营管理水平急需提高和完善,生产技术需要现代化更新,需要建设新的工业领域,更新农业经济的技术水平,提高社会政策的效率,更新基础设施,发展科学技术,等等。此外,面对这些需要,巴什科尔托斯坦本地却没有能力满足,需要吸引长期的、大规模的外来投资,包括国外投资。为此,巴什科尔托斯坦应该改变经济政策,制定新的社会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该地区的资源等各类潜能。 姬文刚在《当代世界》2020年第4期撰文指出,近年来,中东欧政党政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欧洲政治环境中保持着特有的地域特征,具体表现在政党格局(左翼政党生存空间遭到进一步压缩,中右翼政党占据绝对优势)、政治系统(因执政党在司法领域推行“再制度化”导致权力制衡出现偏斜)、政党政府(院外抗议政治严重影响了政党政府的稳定性)、政治沟通(媒体政治化成为中东欧政党政治的独特现象)和政党领袖(克里斯玛型领袖与政治素人成为“政治风尚”)等五个层面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对于中东欧政党政治发生新变化的主要成因是:第一,政党政治碎片化、政党类型多样化与政治诉求多元化叠加,导致政党与选民关系易变;第二,中东欧极化的政治社会环境导致民粹主义崛起,进而促使反建制倾向在该地区蔓延;第三,中东欧成员国与欧盟之间的博弈始终受到民族主义与本土主义两种政治倾向的影响,导致强硬疑欧的极右翼政党领袖在地区内拥有一定的政治市场。当前中东欧政党政治的新变化正在塑造这些国家新的政治生态。综合来看,这些新变化既受到多种政治思潮与政治倾向的影响,也表现出不同于以往、迥异于西欧的政党政治新趋势:第一,中东欧国家的新型政党大多呈现出极端主义、激进主义和民粹主义交织与合流的倾向;第二,边缘性政党与主流政党之间从话语借鉴发展到角色互换的可能性增大;第三,极化的政治社会环境将持续影响未来的政治生态。 王弘毅在《俄罗斯研究》2020年第2期撰文指出,转型以来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国内政治精英的地区大国认知,以及国际社会认可度的提升等要素,共同塑造了波兰的中等强国身份。第一,概念界定与既有理论的不足。可将波兰的外交行为纳入“中等强国外交”的分析框架,学界对于波兰外交的理论阐释主要依据结盟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忽略了不同的中等强国之间在外交行为主观动机方面的差异性;也忽视了一些在物质维度上的小国,却在全球多边事务中发挥着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第二,角色理论与中等强国外交行为逻辑。角色理论将国内主客观因素与国际社会的结构性因素作了有效的结合,兼顾了波兰地缘、政党和历史的特殊性对其外交理念的塑造作用。第三,波兰中等强国身份的确立。依据角色理论,中等强国身份的建构依托于三个核心要素:物质能力的扩展、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第四,角色期望与波兰的外交角色偏好。波兰的中等强国角色定位,主要受到其国内政治精英基于历史记忆的角色期望。东欧剧变之后,波兰以其所处的独特地缘位置、波美同盟关系的不断强化以及转型取得的巨大成就,扮演了东西欧之间的调停者、跨大西洋关系的坚定盟友和欧洲地区的大国地位追求者等角色。总之,对波兰而言,通过更加广泛地参与地区和国际多边事务,将不断提高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能见度,进而助推其国际地位的提升,巩固自身的中等强国身份。 俄罗斯哲学家论当代俄国哲学马寅卯在《国外理论动态》2020年第2期撰文指出,当代俄罗斯哲学呈现出诸多与苏联时期不同的特点,对有代表性的当代俄罗斯哲学家关于俄罗斯哲学现状的论述进行总结和梳理尤为重要。第一,俄罗斯哲学生活的变化。哲学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不仅体现为哲学著作和哲学期刊的数量急剧增长,也体现为高等学校哲学系的数量大幅增加;哲学研究的主题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哲学立场和观点多元化。第二,当代俄罗斯哲学的成就。俄罗斯的哲学史专家们在翻译和评论当代西方学者的著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俄罗斯的哲学语言,并在事实上改变了当今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状况;对东方哲学的研究也取得显著成就,这个领域的研究明显带有一种宗教研究、反西方中心主义和比较研究的色彩;对人类生存所面临的迫切问题的关切和思考;对1960—1980年代已经开始研究的问题的延续、发展、补充和丰富。第三,当代俄罗斯哲学的特征。当代俄罗斯哲学表现出一种整合的意向和特征,试图把那些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已经难以调和的流派综合在一起并调和起来,如与神秘主义相关并鼓吹俄罗斯独特性的宗教哲学和面向西欧理性主义的科学哲学。第四,当代俄罗斯哲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表现在哲学与生活的脱离、本土传统与西方哲学的关系、俄语在实际中对俄罗斯哲学的影响和限制等方面。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将决定俄罗斯哲学的未来趋向。(刘 影 摘)苏联解体后的哈萨克斯坦社会主义运动及其启示李亚洲在《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1期撰文指出,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的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哈萨克斯坦社会党主导时期、哈萨克斯坦共产党主导时期、哈萨克斯坦共产主义人民党主导时期。目前,哈萨克斯坦社会党和哈萨克斯坦共产党已经先后从哈萨克斯坦政治舞台上消失,哈萨克斯坦共产主义人民党逐渐成长为哈萨克斯坦乃至整个中亚地区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社会主义政党。哈萨克斯坦社会主义运动带给我们具有启示意义的观点和结论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共产党更改党的名称和性质会给党带来灾难性后果;共产党的权力必须掌握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领导者手中;把握好坚持原则与策略灵活之间的合理尺度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本前提。展望前景,哈共人民党今后的发展进程也不会一帆风顺。因此,以哈共人民党为主体的哈萨克斯坦共产党人只有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继续采取灵活务实的斗争策略,才能争取到越来越多的民众支持,从而为哈萨克斯坦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苑承丽 摘)俄罗斯军民融合的发展历程、主要经验与启示郑雪平、雷磊、鲁炜中在《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0年第2期撰文指出,俄罗斯国防工业改革正在在实现“军民融合”。第一,俄罗斯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渊源。在二战后与苏联解体前夕,苏联曾历经了两次自上而下式的“军转民”:二战后为了实现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过渡,苏联在统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推动大量工业部门由军品生产转向民品生产;解体前夕苏联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军转民”运动,且以1988年开始执行单方面缩减军事生产的激进计划、1989年正式确定国防工业大规模转轨计划以及1990年出台《1995年前国防工业转轨及国防企业民品生产发展国家计划》为主要标志。第二,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军转民”的发展历程与特点。1992—1999年期间,俄罗斯“军转民”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休克式”军转民阶段“渐进式”调整阶段、国防工业综合体重组阶段。第三,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军民融合。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改革国防工业管理体制和组建军民融合协调机构、国防工业综合体改组改制、多口径拓宽融资渠道、借力国防工业创新发展战略和搭建统一信息系统平台。第四,俄罗斯军民融合发展成效及对我国的启示。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军工企业“军转民”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可谓失败。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政府将“军转民”转向军工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开启了军民融合深入一体化发展的新征程。我国应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工作,应构建军民融合多元化投融资支持体系、以科技创新助推军民融合园区高质量发展、建立权威的、高效集成的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苑承丽 摘)身份认同与地区政治经济发展谢尔盖·比留科夫在《俄罗斯研究》2020年第2期撰文指出,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在当代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版图上,在族际关系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区。巴什基尔人不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保住了自身的“民族主体”地位,也一直持守着自身的族群认同。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政治上的特权(2000年以后,其“特殊地位”受到了联邦中央的有效约束),也在制度层面保障着巴什基尔人的地位。在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形成了一个有凝聚力的政治和经济精英群体。这个群体愿意执行俄罗斯联邦中央的政策,同时利用各种关系网络对联邦权力机构施以影响,维护地方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俄联邦中央也不打算实质性地更换这个精英群体,以此来交换他们对中央领导权的忠诚。从伏尔加联邦区的范围来看,由于巴什科尔托斯坦自拉希莫夫以来就一直有很强大的游说中央的能力,以及从苏联时期继承下来的高度发达的工业、农业和科研实力,有理由认为,该共和国是伏尔加联邦区内最有影响的领先地区之一。在综合实力上,仅次于其“兄弟邻居”兼竞争对手——鞑靼斯坦共和国。与此同时,在1990—2000年间,为了确保共和国内部的精英利益和社会稳定,巴什科尔托斯坦错过了对经济进行结构性、实质性改革的机会,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目前,该共和国的总体经营管理水平急需提高和完善,生产技术需要现代化更新,需要建设新的工业领域,更新农业经济的技术水平,提高社会政策的效率,更新基础设施,发展科学技术,等等。此外,面对这些需要,巴什科尔托斯坦本地却没有能力满足,需要吸引长期的、大规模的外来投资,包括国外投资。为此,巴什科尔托斯坦应该改变经济政策,制定新的社会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该地区的资源等各类潜能。(于 欣 摘)中东欧政党政治的新变化、成因及其影响姬文刚在《当代世界》2020年第4期撰文指出,近年来,中东欧政党政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欧洲政治环境中保持着特有的地域特征,具体表现在政党格局(左翼政党生存空间遭到进一步压缩,中右翼政党占据绝对优势)、政治系统(因执政党在司法领域推行“再制度化”导致权力制衡出现偏斜)、政党政府(院外抗议政治严重影响了政党政府的稳定性)、政治沟通(媒体政治化成为中东欧政党政治的独特现象)和政党领袖(克里斯玛型领袖与政治素人成为“政治风尚”)等五个层面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对于中东欧政党政治发生新变化的主要成因是:第一,政党政治碎片化、政党类型多样化与政治诉求多元化叠加,导致政党与选民关系易变;第二,中东欧极化的政治社会环境导致民粹主义崛起,进而促使反建制倾向在该地区蔓延;第三,中东欧成员国与欧盟之间的博弈始终受到民族主义与本土主义两种政治倾向的影响,导致强硬疑欧的极右翼政党领袖在地区内拥有一定的政治市场。当前中东欧政党政治的新变化正在塑造这些国家新的政治生态。综合来看,这些新变化既受到多种政治思潮与政治倾向的影响,也表现出不同于以往、迥异于西欧的政党政治新趋势:第一,中东欧国家的新型政党大多呈现出极端主义、激进主义和民粹主义交织与合流的倾向;第二,边缘性政党与主流政党之间从话语借鉴发展到角色互换的可能性增大;第三,极化的政治社会环境将持续影响未来的政治生态。(于 欣 摘)波兰的中等强国外交——身份定位、角色期望与外交偏好王弘毅在《俄罗斯研究》2020年第2期撰文指出,转型以来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国内政治精英的地区大国认知,以及国际社会认可度的提升等要素,共同塑造了波兰的中等强国身份。第一,概念界定与既有理论的不足。可将波兰的外交行为纳入“中等强国外交”的分析框架,学界对于波兰外交的理论阐释主要依据结盟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忽略了不同的中等强国之间在外交行为主观动机方面的差异性;也忽视了一些在物质维度上的小国,却在全球多边事务中发挥着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第二,角色理论与中等强国外交行为逻辑。角色理论将国内主客观因素与国际社会的结构性因素作了有效的结合,兼顾了波兰地缘、政党和历史的特殊性对其外交理念的塑造作用。第三,波兰中等强国身份的确立。依据角色理论,中等强国身份的建构依托于三个核心要素:物质能力的扩展、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第四,角色期望与波兰的外交角色偏好。波兰的中等强国角色定位,主要受到其国内政治精英基于历史记忆的角色期望。东欧剧变之后,波兰以其所处的独特地缘位置、波美同盟关系的不断强化以及转型取得的巨大成就,扮演了东西欧之间的调停者、跨大西洋关系的坚定盟友和欧洲地区的大国地位追求者等角色。总之,对波兰而言,通过更加广泛地参与地区和国际多边事务,将不断提高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能见度,进而助推其国际地位的提升,巩固自身的中等强国身份。

文章来源:中国军转民 网址: http://zgjzm.400nongye.com/lunwen/itemid-21924.shtml


上一篇: 积淀百年的“军转民”之路——《中国车企名录
下一篇: 军事论文_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忠诚、为军、担当、奉献”书写退役军人工作更大光荣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中国军转民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